当前位置:首页故事成语故事列表页
  • 覆水难收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朱买臣,大气晚成。四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整天靠和他的妻子打柴为生,日子过得很艰辛。每天打柴回来的路上朱买臣都会背书,大家都笑他是个书呆子,把这当

    2017-04-27 13:48:48
  • 祸从口出

    本市所辖一县,有座牛头寺。某日,一男士去牛头寺游玩,逮住一条蛇,寺倌让其放生。该男士道:“我偏要把它宰吃了,看它能把我的×咬掉不!”不顾寺倌一再劝说,捉蛇下山,入

    2017-03-23 11:17:07
  • 鼠之抉择

    一日,家鼠皆不见。无猫,缘何故。
    却因室冷而走。然柜中书被盗。
    追问其由。
    曰:“查保暖之术。”
    思之,若鼠暖演化褪去毛则猫不识而无可食也。问其鼠。
    笑曰:“

    2017-03-18 10:09:14
  • 死灰复燃

    汉武帝时有个大臣叫韩安国,犯事给逮到狱里去了,狱吏污辱他,他告诉狱吏,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狱吏说,你要死灰复燃我就一泡尿给你浇灭啰!
    没成想韩安国真又被起用了,狱吏撇下公务员

    2017-03-16 12:05:19
  • 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从古至今,成语典故可谓不胜枚举,其中蕴含着的意义更是千姿百态。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成语典故亦可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世间万物皆具有两面性,现

    2016-12-15 11:09:03
  • 呕心沥血

    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

    2016-09-04 10:04:03
  • 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

    2016-09-04 10:02:54
  • 见死不救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蔡国的日子里,孔子给弟子们讲仁,讲见义勇为,发现宰予在课堂上睡觉,叫醒宰予,宰予问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死了是仁和见义勇为,不救是见死不救是

    2016-09-04 10:01:53
  • 不求甚解

    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因不满当时吏治的腐败就辞官归隐山林,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他热衷于读书,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其中这样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2016-09-04 10:00:21
  • 纲举目张

    吕不韦(曾在邯郸经商)曾为秦朝的相国。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他在“用民”一文中说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义服人,其次是以赏罚治人。”
    他接

    2016-09-03 12:55:49
  • 柳暗花明

    南宋时期,陆游被免职回到故乡山阴,在故乡闲居三年,靠读书打发日子。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他独自一人到西山游览,经过一山又一山,终于找到一个绿柳成荫的山村,就作诗《游山西村》:&ld

    2016-09-02 19:14:19
  • 炙手可热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任命他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杜甫对杨氏兄妹极为不满,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ld

    2016-09-02 19:13:30
  • 应接不暇典故

    晋朝时期,王子敬好游山玩水,一次对人描绘山的景色说:“从山阴道上走过时,一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使人眼花缭乱,看不过来。如果是秋冬之交,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这就是

    2016-09-02 19:07:38
  • 饥寒交迫

    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为人宽厚,经常亲自检阅囚犯的案卷,经常还亲自提审犯人。一次他发现严甘罗因抢劫犯了法,提审的时候,他见这个囚犯瑟瑟缩缩地跪在地上,显得很可怜,问他为什么要做

    2016-09-01 20:06:47
  • 趔趔趄趄

    贾宝玉从外边回来,见袭人不在,晴雯也不在,要喝茶与洗澡,小红立即上前献殷勤。宝玉觉得奇怪,但没有别的使唤的丫鬟只好将就。这时秋纹、碧痕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嘻嘻哈哈的说笑着

    2016-09-01 20:05:32
  • 如愿以偿典故

    唐代庐陵书生欧明没有门路考取功名,只好与朋友去南海做生意,他们到彭泽,在湖上谈论传说中的青洪君,欧明很敬佩青洪君,忽然湖面出现一条大道,青洪君派使者请欧明下去,把婢女“

    2016-09-01 20:04:13
  • 卜昼卜夜

    敬仲,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同陈宣公是兄弟。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儿子御寇杀了。敬仲是站在御寇一边的,因此不能在陈国安身立足,便投奔齐

    2016-08-31 13:39:31
  • 杀鸡取卵

    传说从前有个老太婆养了一只老母鸡,这只鸡不仅长得高大肥壮,叫起来好听,还有一个特别的珍奇之处,就是每天下一只金蛋。老太婆每天得到一个金蛋后,就什么事也不用于了,日子过得很

    2016-08-31 13:38:56
  • 死而不朽

     公元前549年,鲁国的大夫穆叔奉命到晋国去访问。晋国的卿范宣子接待了他,并且与他交谈起来。范宣子问穆叔道:“古人有话说:‘死而不朽。’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2016-08-31 13:38:01
  • 拔苗助长

    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2016-08-30 20:10:01
  • 管中窥豹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子时,王献之在旁观

    2016-08-30 19:59:39
  • 四海为家

    汉高祖刘邦经过几年征战,终于完成统一大业,命令相国萧何建设新都城长安。公元前200年,新都建成,皇宫修得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刘邦见皇宫金壁辉煌,十分生气,萧何说:“皇上以四

    2016-08-30 19:48:15
  • 取长补短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

    2016-08-30 19:46:42
  • 一叶障目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

    2016-08-30 19:45:31
  • 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

    2016-08-30 1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