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了一场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响应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杨殷等领导下,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共5000余人(其中工人赤卫队3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起义。
当日上午,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员和工农兵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告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苏兆征为主席。会后发布了《广州苏维埃宣言》《告民众书》以及有关的法令。当天,广州市工人、农民和市民欢欣鼓舞,热烈拥护革命政府,积极参加起义。
起义当天,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杨殷等人的领导下,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大半个广州。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陈公博及张发奎、黄琪翔(第4军军长)等人仓皇逃到驻珠江南岸海钟寺第5军军部,并调遣广州周边军队回防广州。
12日,国民党军队在英、美、日、法帝国主义的军舰和陆战队支援下,从东西南三面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和工农群众同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遭到严重损失,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国民党后续援军陆续到达,情况严重,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总指挥部于12日夜下令撤出。
国民党军重占广州后,对未及撤离的起义军、工人赤卫队和拥护革命的群众,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惨遭杀害者达5000余人。苏联驻广州领事馆被包围,馆内所有人员都遭逮捕,外交官乌科洛夫、伊万诺夫等人皆被杀害。
撤离的起义军在在花县(今花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之后部分加入了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另一部分参加了百色起义。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