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文章人生哲理内容页

正视伪君子(四)

2023-02-08 13:58:27 人生哲理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说的是人性本恶,善是后天学来的,并不符合人性,善其实就是伪——伪者,人为也。

康德论伪善,与荀子或有相通之处,当然也还更周密更深入。哲学大家的见解,并非不能置疑,但对于我们认知事物,却肯定有所裨益。

邓晓芒是华中科大的哲学教授,对于康德以及德国哲学,既做过原著翻译,又还有多部专著以及系列文章、演讲。俺就偷个懒,据邓教授阐述的康德虚伪说,归纳几个要点:

1、虚伪是人性中的“根本恶”。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这是人的自由意志带来的必然后果。

伪善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说谎和造假,而是属于更深的层次,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欺和欺人。伪善不是采用某种手段就能改正的缺点,个人即使通过反省和忏悔意识到这种恶,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从内心清除,彻底地克服和制止。

2、真诚只有自我的感觉,没有外在的标准。真诚不容易做到,以为自己真诚就真诚了,其实只是自欺。

忠诚和谄媚只有一步之遥,人们模仿虔诚以达到其他目的,就变成了不虔诚。虔诚和伪善,是一个相互纠缠、交替上升而永无止境的等级阶梯,绝对虔诚则是永远无法确定的一个彼岸理想。

3、人人都装作有道德,这时伪善是可以允许的,在社会文化的进步过程中,也免不了这一现象。装文明肯定比赤裸裸的野蛮好,虚荣、贪婪、权力欲当然不好,但这些也可以发展人的才智和趣味。历史在进步过程中对人性进行教化,人们在虚假的礼节中学会了彬彬有礼、互相谦让,于是变得文明起来。

伪善不是只有消极意义,也是人类道德能够存在和进化的必要前提。它能调动起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性恶的倾向作斗争。黑格尔所谓“理性的狡计”,就是将人的恶,作为历史进步的杠杆。

上述重中之重:虚伪是人性中的根本恶,不是个人可以完全克服的;没有绝对的真诚,真诚和虚伪只是一对相互纠缠不清的存在;伪善比野蛮好,并且能够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