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算过一笔账:
假如妈妈是25岁生小孩,相伴20年,孩子要外出闯世界,
妈妈25+20=45岁,假如妈妈活到100岁,100-45岁=55年
如果儿子一年看妈妈一次,一生最多55次
如果儿子半年看妈妈一次,一生最多55*2=110次
如果儿子一个月看妈妈一次,一生最多55*12=660次
有人可能会说自己太忙,相信这些数字的背后,凝聚妈妈多少牵挂与不舍,我们长大了,可妈妈也老了,走不远了,但每次电话里,妈妈总说她很好,让我们不要牵挂,要我们好好工作。《常回家看看》老妈吧,殊不知,真真是,见一面,少一面啊!
我常想:两者孰轻孰重?我的想法不一定全对,但在我眼里亲情更重要一些,那种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亲情,我从不轻言父母,因为他们是“活在”我的心里,从未走远。我想过一个有别于他人,只属于自己的生活。宁愿这辈子把自己浸润在80%的平淡中,放过10%的精彩和10%的痛苦,那时的我才是明明白白的自己,我的人生不求十全十美,或许正因为不完美而变得更加真实。
在对的时间没有遇见对的人,就说光荫有负于你,苍天没有眷顾你,有谁的人生是现成的?没有经过努力,就呈现在你面前。只有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才是每个人希望的。过了三年痛七年痒的磨合期,共同养育子女,让你苦、让你累,可你心甘情愿,且无愿无悔。
没有经历风雨的人生,不会见到“彩虹”,考验是早晚的事,上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你“痛”并快乐着时,痛早已离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