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情日记悠闲内容页

2014.11.22

2014-11-24 15:29:04 悠闲

刘末带着张岚下去熟悉一下,以后往车间发图纸的事可以交给她去做。

他们首先来到模具车间。这是跟他们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部门。

几个修模工,面对靠墙的铁案一字排开,各忙各的。铁案旁边,一个小伙子单手抡起短把铁锤,一下一下奋力砸向摆在地上的一套模具。大锤与钢制模具碰撞发出尖利的声音,震耳欲聋、难听之极!张岚缩脖子捂耳朵不敢靠前。

刘末走过去冲着轮锤的小伙子喊道:“连国安,停一下!”

连国安停下来,仍保持着蹲姿,其他几个修模的也停了。大家“刘工、刘工”的叫。张岚也走了过来。

刘末介绍道:“她叫张岚,新来的,跟我一起画图。以后她要有事来找你们,都对她好点。”

这帮家伙今天是怎么了,一个个表情麻木,都不吭声。不久前,刘末带那个白丫头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他们老远就发出怪叫!

刘末懒得跟他们理论,转而问道:“杨秀呢?在里面吗?”

“在、在里面。”其中一个人答道。

杨秀是模具车间主任。

半年前,杨秀来到大其仁当模具车间主任。杨秀曾在一家省直属国营企业担任机动车间的副主任。那是一段让她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经历,当时她还不到三十岁,是全厂最年轻的女性中层干部。在杨秀看来,大其仁的模具车间,就其规模和职能而言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班组。把她算在内,全车间一共才9个人,比她在国企当副主任时的机动车间任何一个班组的人数都要少。这个所谓的模具车间并不制造模具,只承担模具维护和保管。藐视不等于拒绝,她接受了这个岗位。国企停摆后,她做过小生意、卖过保险、当过推销员,无论做什么她都很努力但却始终不能获得安定。她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生之不易,不敢错过任何一次机会。

杨秀上任后发现,她这个主任比预想的还要窝囊。模具车间有四个修模工,其中两人是两家模具厂派来的,编制不在大其仁,工资由模具厂发。这四个人可是公司“大爷”级员工。他们的薪资待遇之高,除了个别管理、技术人员或销售业务员外,其他普通员工难以望其项背。那两个外来的修模工,工资几倍于杨秀。

这年头,收入决定地位,杨秀自觉矮一截、没底气去管他们。还有那个搞模具氮化的罗大庄,是从广西请来的师傅,工资多少杨秀虽没问出来,但她知道肯定比她高。杨秀注意到了一个令她尴尬不已的事实:在模具车间,薪水高低与文化程度成反比。她这个车间主任实际上扮演的是考勤员兼跑腿的兼传话筒的角色,闲了还得打扫卫生、整理模具。

人比人气死人,干了不到一个月,杨修就想走人。正是刘末的一番话让他留了下来。修模凭的是手上功夫、靠的是经验,学校没这个专业,书本上学不来。别看他们现在风光,他们都是从十几岁开始跟着人家学徒,从煮模、抛光开始,吃苦、受累、挨骂,多少年才能熬到今天。修模工的手指,第一关节,比常人要粗壮好多,那都是抓模具抓的。他们的手上、身上、脸上有谁没被碱水烧过、模屑崩过?如果有来生,修模工那个愿意再去修模?刘末劝杨秀要算自己的账,如果这份收入能够维持生活、对家庭是一个帮助,就不能轻易放弃。杨秀问刘末工资多少,刘末说恕不奉告。

刘末带张岚找到杨秀。

杨秀与张岚友好地握了握手。刘末也把手伸了过去。

杨秀笑着推开刘末的手:“在新徒弟面前,你可要给她留个好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