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梁山108位好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松。因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水浒传》最为流行的时候,展现给观众最多的故事就是武松——景阳冈打虎,杀嫂祭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武松这些故事,一直在中国老百姓口中津津乐道。那武松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在现代人眼中,武松应该是个孤儿!他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在他很年幼的时候又去世了,这可谓是雪上加霜。不过老天还是有眼的,给他留下个哥哥相依为命。哥哥武大郎,他也顺理成章被称为武二郎。大郎在二郎心里不仅仅是哥哥,而且也是父亲一般的存在,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
在哥哥,也是在那个社会放养式的生活背景下武松骨子里养成了很多良好的品性。
他空手打死老虎、他为兄报仇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他血溅鸳鸯楼。这些情节中把武松勇猛、正直、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敢作敢当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
他还知恩图报,快意恩仇。武松被发配去孟州,在孟州的时候遇到施恩。施恩和武松相见如故,把他当兄弟,里里外外处处关照有加。于是武松为了报恩,也是为了抱打不平,醉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了酒店---快活林。
他还同情弱小,对弱小者仁义至上 。如景阳冈打死猛虎后,好不容易挣来点县衙奖励的银子,没有想到,银子刚一到手,还没有捂热乎,他转手就把银子散发给了饱受痛苦的猎户们;郓哥冒死为他提供大郎被害的线索,他就赍助郓哥二十两银子;武松在十字坡,两个护送的衙役被孙二娘用蒙汉药蒙晕,张青想要杀了这两人,因为这两人受他人指使,一路上让武松也吃了不少苦头。武松却很理解两人的难处,他苦口婆心劝阻不仅救下了两人性命,还把张青给他的十两银子给了这俩货。可见,武松对弱小真的是仁心宅厚啊。
最重要的是武松并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还有着“智谋”的一面。以武松为其兄报仇杀死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例。武松外出归来,见到亦兄亦父,也是他在世界上唯一亲人武大郎惨遭毒害,按他江湖英雄的性格,必将不顾一切的杀了那对狗男女。但是关键时刻他没有这么冲动。他是先压抑着杀兄之怒,寻找哥哥遇害的证据。首先找到以发送死人为职业的团头何九叔,逼他说出了实情。然后又去找卖果品的郓哥,送十多两银子给他安家,更详细地了解哥哥死亡的真相。拿到这些证据后就去衙门告状,结果衙门袒护的是西门庆。官不管,那就自管。于是他就把邻居召集到家中作证,自己审问潘金莲和王婆,待他们招供后,又叫人将他们的供词一句一句记录下来并当众画押,所有在场证人也都一一画押。处理停当后,武松现场一刀杀了潘金莲,接着就去狮子楼斗杀西门庆。独独留下王婆不杀,这是为何呢?这是留下人证啊!他知道王婆的罪过是活不成的,留下她证实潘金莲证词的真实性。事办完后,武松才亲自去衙门投案,正因为武松关键时刻沉着冷静,先礼后兵,官府想方设法也要不了他的命,仅仅只是被发配而已。
当然作为宋代绿林好汉的典型代表,武松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江湖豪杰与生俱来的性格弱点:比如嗜酒如命,酒后使性,不分善恶,滥杀无辜;明明正义凌然,却偏偏走上邪路。而这些性格正是那个社会和他个人境遇下自然而成的东西。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美中不足才真的成就了“武松”这个脍炙人口的草莽英雄。
武松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人物形象,他将和《水浒传》一起成为中国经典,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