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滦河流域连遭水灾。沿河两岸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可州府县衙的官员们,却靠水患大发其财。对朝廷拨下的赈灾钱财,层层扒皮,处处截留,悉数被装进各级官员的口袋;而对下他们又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因这里地处京畿东隅,近邻皇都。地方官员多与京官勾搭连环,狼狈为奸。凭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州府县衙的贪官污吏们有恃无恐,令百姓无可奈何。
有一年。南方茅山的一个老道,带着一个诡异的骷髅落地钟,来到了滦河岸边的太平湾古镇。说这个落地钟,名叫鬼钟,是贪官污吏的克星。它鸣响时可声传方圆百里之外,凡贪官闻此钟声,便会肝胆俱破,立时丧命。
一听说这个鬼钟如此神奇,大伙便在太平湾古镇上建一道观,把它供了起来。茅山老道栖居观中,一日三餐均由镇上百姓轮流供送。
可过了好长时间,人们也没听到那个鬼钟鸣响过一次。到发现那个老道日渐消瘦,面无血色。一天比一天没精气神。
就在人们怀疑这个老道,是不是一个骗吃骗喝的江湖骗子的时候,道观里突然钟声乍响。那声音,阴森怪异,犹如鬼哭狼嚎。闻之令人胆寒。几天后,便有消息传来。滦州知州和辖区内的两个县令已先后丧命。
见老道所言得到验证,人们纷纷奔走相告,一同涌向道观,要给老道庆功。可等大伙来到道观,才发现老道躺在床上,面黄如纸,气若游丝,已露出下世的光景。
见此光景,人们赶紧张罗着去请郎中来给老道诊治。可他却摆着手说:“不必了。我的病症皆因这鬼钟所致,没哪个郎中能诊治得了。”
直到这时,老道才向人们道出了关于鬼钟的一个秘密。原来这鬼钟,不像普通的钟表那样靠发条引动齿轮走时,而是靠汲取人血入钟摆才可走动。所以必须与人同处一室,让其汲取人的精血。而它只有在吸尽一个人的精血后才会鸣响一次。所以说,鬼钟鸣响之日,也就是与其同室相处之人命归黄泉之时。
几天后,老道油尽灯枯,去了西天极乐世界。道观里的鬼钟,由此停摆也不再走动。
直到后来,有人被贪官们逼得山穷水尽,走投无路而挺身进入道观,鬼钟才又重新走动起来。
此后,太平湾古镇道观里的鬼钟,每年都会鸣响三两回。而鬼钟每鸣响一回,便会有三两个贪官丧命。
后来,这事传到了州县衙门。官府便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拆毁了太平湾古镇的道观。鬼钟便从此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