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文章人生感悟内容页

人生的状态

2020-11-03 13:44:53 人生感悟

人生的状态有两种——活着与死亡。

人生就是人活着的经历,在来到人世的整个过程中感受活的意义,当某一天你不在活着的时候,你的人生也就结束了。人们常常谈到生活,但不是每一个人都真正理解了生活的意义。昨晚与几个老同学在一起喝茶,大家谈起了对生活的理解:有人说大家能够经常在一起喝茶就是生活。

有人说能够赚钱享尽荣华就是生活。有人说生活要讲质量,喝茶是生活,但是生活有生活的不同,喝名茶是生活,喝粗茶也是生活。有人说生活的好坏,主要看你的心理与态度,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态度,即使喝粗茶,甚至没有茶喝,喝白开水你也会觉得生活很自在、很清爽、很惬意、很幸福,而这种感觉会是长久的;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态度,你今天即使喝到了最名贵的茶,你感到了一种满足,但也仅仅是今天的满足,这种满足是短暂的,明天当你没有名贵的茶喝的时候,或者说,当你看到别人喝的比你还要名贵时,你的那无法放弃的欲望又会灼痛你,快乐和幸福自然就会离你远去。

听罢同学们的一番论述,我突然想起曾经一位朋友对生活的理解,他是一个在官场和商场中经过洗礼的人,他说幸福是一种个人感觉:乞丐有乞丐的幸福,农民有农民的幸福,工人有工人的幸福,当官的有当官的幸福,老板有老板的幸福……但是幸福并不一样。

几个老人在破旧的茶馆里,倚坐在已经磨蚀得发白的老竹椅上,摆上一个陈旧的四方桌,要几粒花生或者胡豆,打几两老白干,你一句,我一句,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家事国事,毫无拘束,毫无顾忌,毫无虚情,畅所欲言。来来来,喝喝喝,一杯又一杯,一杯又一杯;叶子烟吧得津津有味,青烟缭绕间,一口又一口,一口又一口。布满皱纹堆起沧桑的老脸涌出一些淡淡的暗红,溢出了孩童般灿烂的笑,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走了一个,又来一个。这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很自然、很纯、很真、很踏实。

高档酒馆门前,几辆名车缓缓而停,车门轻轻推开,然后又轻轻地关上,几个人分前后而行,前面的打着时尚的红色领带,穿着时尚的黑色皮鞋,衣着十分整洁,看上去不苟言笑,抬着官头,腆着官肚,迈着官步,打着官腔;后者看上去不敢言笑,背总是微微地向前倾,头总是向前不停地点,手总是不自在地东摇西摆,脚步总是随前者大步而大步,小步而小步,前行则前行,后退则后退。

一个十分豪华的包间打开了,各自按照规矩座下,服务员将餐帕很礼貌地呈给客人,然后迅速递上手巾。客人轻轻地在手上揩一下,再在脸上抹一下,将餐帕压在杯盘下。紧接着服务员迅速摆上了精美菜肴,打开了名酒,倒酒七分,包间门紧闭,服务员端立一旁。最后官模官样的人举杯,大家迅速举杯,起立,所有杯子都向领导碰去,嘴里还要不停地说:“谢谢领导,谢谢领导!”领导“哼哈”一下,轻轻地了一口:“我就意思一下,你们得全部干了!”领导坐下,陪同坐下。然后敬酒,敬酒得按官职大小,由大到小,敬酒腰要微弯,头要微倾,面带微笑,手臂微伸,说上几句感谢领导的话,然后请领导饮酒,领导一般只表示一点,敬酒者得全干,有时领导会劝你不用干,不用行吗?

自然不行,领导毕竟是领导,你给领导敬酒不干,那是对领导的不敬,领导不干酒,那是领导的身体重要,不能让领导喝坏了身体,那对革命工作会带来重大损失的。领导如果要回敬酒,那就惨了,无论多少,你都得全干,而且喝到一定的时候,那就不是一小杯,往往为了造气氛,让大家高兴,特别是让领导高兴,你得一大杯一大杯的喝,喝得天旋地转,喝得翻肠倒肚,结果喝坏了身体、喝坏胃,最后还是自己受罪。

领导照样当领导,你照样得干事、陪酒、讨好、挣扎。这种出入豪华的酒店、陪着有头有脸的领导、抽着最有品味的香烟、喝着最名贵的酒、吃着最佳的菜肴,别人看来很幸福的生活,其实,犹如空中楼阁,犹如海市蜃楼,结果不如老茶馆的老人感受的幸福,这种生活只是痛苦,是折磨,是自杀……

什么是生活?我觉得有“生”才有“活”,“生”是“活”的前提,“活”是“生”的延续。应该说,有了好好地“生”,才会有好好地“活”。尽管,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纷繁复杂、充满艰辛痛苦的世界,不可能都一样的好,也不可能都一样的差,但这只是“生”的缺陷,是生命最初的形态,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主宰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主宰自己何时何地来到这个世界,拥有一个怎样的家庭背景,拥有一个怎样的父母和自己全部人生环境,所以,“生”是注定的。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后,我们既然被“生”在了这个世界,我们就要好好地“活”,无论自己在这个世界能够活着多久,无论在这个历程中会遭遇什么样的最残酷、最痛苦的事情,自己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坚强地活着。其实,活着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只要自己把一切都想简单些,把一切看简单些,那么自己无论遭遇什么,也就可以看成是简单的了,快乐也就会随时伴着你,幸福的感觉就会越来越真切。

什么是死亡?实际上许多人都不愿意去触接这个命题,死亡其实并不可怕,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无法摆脱甚至超越这个结局。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体验了“活”的全部意义之后,必然走向另一个世界,那就是“死亡”后的存在空间。这个空间是什么样的,“活”着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感知,尽管许多文学作品、影视表演中描述了一些景象,但都是活人对死亡空间的一种想象,难以深究其真实性。那么,是不是有另一个世界呢?那另一个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死亡就是一种忘记,死亡让一个生命在现实中消失,生命本身失去了记忆,而一些在世的痕迹留在熟悉她(他)的人的记忆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