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是学工的,文史欠修。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又太广,业余时间只能全部用于研读业务书籍。进入古稀之后,有了时间,才开始看看其他书籍。
慢慢才知道,在公元前2070年,大禹因治水有功,被诸侯们选举为天子之后,就正式建立了夏朝。在公元前2060年,大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发动了政变,夺取了继承人的位置。破坏了禅让制度,从此,就将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自然我也不知道禅让是个什么意思了,就只能继续查找资料。原来,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首领的领导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是指让出王位。
禅让制是我们祖先创建的,最完美的政权更迭制度。本身相对公平,且防止了政权更迭的武力拼杀。所以,它成就为了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原型及参考。
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由部落的个人进行表决,以多数决定。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之帮助办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的方式,有治水考验的禹,成为了继承人,…。
然而,禅让制虽与民主制的表现形式相似,都是以选举的形式推荐首领。不同点是禅让制没有相应的权力制衡措施,是缺乏限制和约束的理想制度。因而,在人性的现实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的。以至于大禹的儿子启发动了政变,进而就导致了公天下的终结。
虽说禅让有某些缺陷,那也是我们华夏子孙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民主原形,比现代所谓的民主国家,整整早了差不多4000年。以至于后世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尊称尧和舜等等人为上古圣王。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也常常称赞尧舜。显而易见,那就是人们都是崇尚公天下的。
从公元前2060年,启政变的家天下之后,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正式称帝之前的这2281年间,当权者叫XX王。从秦始皇称帝,到公元1911孙中山被17省代表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前,当权者叫XX皇帝。
用1911加上221,等于2132。这2132年,就是我们经历的帝制时代。在此期间,一共有皇帝493位。我们再用2132除以493,得到的数字是4.626。也就是说,平均不到5年的时间,就会更换一位皇帝。而且,有一部分皇帝,还是非正常死亡的。
由此看来,皇帝虽然是每个人都崇敬职位。显然,它却是一个高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