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名人故事内容页

言过其实,酿成大祸 ——对《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行为前后不一

2022-12-19 09:01:44 名人故事

秦舞阳并非黔首,他作为燕国大将秦开之孙,绝对不会是泛泛之辈。秦开当年攻打东胡,追着敌方从北京一直到西辽河。打完之后心下警觉,为防胡人偷家,又主持修建了燕长城,燕长城绵延千里,一直从张家口到辽宁,修完之后,气势上涨,又从西辽河发起战争,一直打到了朝鲜。秦开人狂气傲,家里哪怕养条兔子也能追着狗跑三圈不带怕的,何况是隔辈的孙子秦舞阳。

而春秋战国,本就是个视人命如草芥,布衣都会怒而拔剑杀人的时代。杀本国平民,只需好勇斗狠,有家族兜底即可,杀敌国元首,却需要强大的意志力,需要真正的勇气。

《史记》记载秦舞阳当街杀人:“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文字中并没有明确描述秦舞阳杀人不眨眼,只说他十三岁就敢当街杀人,围观的人都不敢以挑衅的目光看他。

实际上“人不敢忤逆”这一形容反倒是围观群众的正常反应,代入自己,又有哪个能当街目睹行凶过程而不惊惧?不灌上二斤酒,哪个老百姓会闲着没事敢去挑衅杀人凶手?

所以,秦舞阳十三杀人的事迹,只能说明他的确是个有胆量的贵族,却难以证实他是个狠人。

对比下来,他在真正刺杀秦王的人物面前简直不够看:

“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王僚参加公子光宴欣的时,护卫披坚执锐,从皇宫一直排到了公子光府邸。专诸端着鱼,施施然从举矛戒备的侍卫身边走过,掏出刀子就把王僚杀了。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齐鲁两国会盟,曹沫当众拿匕首逼着齐桓公许下承诺,然后潇洒扔下匕首转身,继续回到座位上聊天。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不惜伪装成奴隶去清理厕所,刺杀失败之后,又吞碳涂漆,沿街乞讨,连妻子都被瞒过,只为了等一个机会。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聂政无视众多护卫,径直上前杀侠累,然后一人对抗几十名护卫,死之前担心别人认出他来,自己挖眼剖腹,肠子流了一地。

这些才是视万物如无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狂徒。

和他们一比,当街杀人的秦舞阳似乎还不具备能与秦王对抗的狂气与谋略,也正是如此,秦舞阳见到秦王时害怕发抖,反倒才是符合常理的反应。

太子丹目光短浅,他连荆轲等待帮手的一点时间都不愿耽误,又如何能介绍勇识兼备之人?加上燕国选材系统极其不合理,推举机制完全局限在贵族集团的熟人系统内,上下蒙蔽,导致秦舞阳众星捧月成了武德充沛的燕国新秀,结果酿成大祸。

秦舞阳被称为勇士,言过其实,难堪大用,危机时刻就原形毕露了。

与之相比,明知必死,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荆轲则皓月当空,显得“十三杀人”的秦舞阳黯然失色。